一个控制玉米行粒数、穗长及其一般配合力的多效性QTL(qKNR7.2)鉴定

一个控制玉米行粒数、穗长及其一般配合力的多效性QTL(qKNR7.2)鉴定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11-27 分类:硕士论文 喜欢:3545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配合力的高低是评估自交系的重要指标,解析配合力的遗传基础可为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玉米骨干自交系Ye478和一个以Ye478为遗传背景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SL17-1为亲本,发展F2群体,随机选择250个F2单株自交,发展F2:3家系,作为QTL(quantitativetraitloci,QTL)作图群体;同时取F2单株的花粉分别与两个测交种(两个单交种)测交,组配测交群体,作为GCA(generalcombiningability,GCA)分析群体,针对玉米行粒数、穗长、穗行数、穗粗和穗重等5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并同时分析这些性状的GCA效应,鉴定产量相关性状GCA位点。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208对SSR标记的基因型分析证实,SL17-1在Ye478背景中导入了12个片段导入,分布在第1、4、7染色体,背景回复率为93.93%。经两个环境的表型鉴定发现,SL17-1与Ye478在行粒数、穗长和穗重三个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SL17-1的果穗比Ye478短约10%,其每行籽粒数也比Ye478少约10%,单穗重比Ye478轻约20%,穗行数和穗粗与Ye478没有显著差异。就GCA而言,三个环境中,SL17-1的行粒数、穗长、穗重、穗行数和穗粗共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的效应值均低于Ye478。2、基于F2:3家系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值,采用单标记分析法,在两个环境中共检测到控制行粒数、穗长、穗重、穗行数和穗粗的QTL51个,分布在第1、4、7染色体上,其中第1染色体上只检测到3个QTL,第4染色体上检测到5个QTL,第7染色体上检测到43个QTL。在黄冈试验点检测到22个QTL,潍坊试验点中检测到29个QTL,共有21个QTL在两个试验点中都检测到,说明这些QTL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和稳定性,除了qED4.1在第4染色体外,其余QTL都分布在第7染色体的7.02-7.03bin,表明该区段是为一个QTL富集区。3、基于测交群体的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F2单株GCA效应,以产量相关性状GCA效应值为表型,采用单标记分析法,三个环境中共检测到14个QTL,分布在第1、4、7染色体上,其中第1染色体上只检测到1个QTL,第4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QTL,第7染色体上检测到11个QTL。只检测到行粒数、穗长和穗行数3个性状GCAQTL,行粒数和穗长一般配合力的QTL主要分布在第7染色体,与行粒数和穗长的QTL共定位,穗行数一般配合力QTL只分布在第4染色体。4、运用F2:3家系和测交群体,采用单标记分析法,在黄冈和潍坊两个环境中,第7染色体umc2142~umc1567之间都鉴定到控制玉米行粒数和穗长及其这两个性状一般配合力的位点。进一步地,基于B73基因组序列,我们在umc2142~umc1567之间开发了7个分子标记,重新构建QTL区间的连锁遗传图,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在第7染色体7.02bin检测到一个控制行粒数/穗长及这两个性状GCA的位点(qKNR7.2),该位点表现为加性或部分显性,说明qKNR7.2是一个控制玉米行粒数和穗长的遗传位点,也是一个玉米行粒数和穗长一般配合力的遗传位点。这一结果为Griffing的GCA的加性遗传假说提供了分子遗传学证据。
【作者】周广飞;
【导师】张祖新;
【作者基本信息】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2014,硕士
【关键词】玉米(ZeaMaysL.);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数量性状位点(QTL);加性效应;

【参考文献】
[1]倪新亮,金凡亚,沈丽如,童洪辉.等离子体处理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J].复合材料学报.
[2]陈雅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通货膨胀成因与治理机制[D].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2013,硕士.
[3]王波,荣朝和.以资本运营和产权重构推动中国铁路发展[J].综合运输,2015,02:16-21.
[4]李健.书画用绢帛的润墨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学位),2014,硕士.
[5]唐林燕.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ERP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2,06:205-207.
[6]孙冬敏.上海旅游特色街区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安徽大学,旅游管理,2014,硕士.
[7]赵蓓.论中国明代木刻版画中的线“象”[D].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2013,硕士.
[8]汤万钧.露天矿剥离工作面粉尘分布与运移规律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2014,硕士.
[9]李世权.气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8(10)
[10]杨晨.基于ARM11和Linux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13,硕士.
[11]张祺.《历象考成》对《崇祯历书》日月和交食理论的继承与发挥[D].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2014,博士.
[12]毛园冰.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2004,硕士.
[13]胡正高,赵国荣,黄婧丽,陈洁.基于二阶滑模观测器的连续系统故障估计[J].控制与决策,2014,12:2271-2276.
[14]段丙旭.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子稳定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车辆工程,2013,硕士.
[15]俞箭飞.穿透硅通孔结构湿热问题的数值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13,硕士.
[16]里天姝.有限元法分析多用唇弓和摇椅弓在矫治深覆(牙合)时的作用效果[D].大连医科大学,口腔临床医学,2012,硕士.
[17]王志军.感应电机电压跌落临界清除时间解析算法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4.
[18]万军.永磁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研究[D].浙江大学,电机、电器,2003,硕士.
[19]何健.绵羊牧草行为图像采集装置的设计[D].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工程,2013,硕士.
[20]刘晓璇.基于PLSA的图像质量评价关键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控制工程,2014,硕士.
[21]张小玲.太阳能光电装置的应用[J].建设科技.2003(01)
[22]杨松.废气再循环对直喷汽油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2014,硕士.
[23]张杰.短波低速数据传输性能提升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1,硕士.
[24]陈春满.通信网络资源信道调度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计算机技术,2011,硕士.
[25]刘晓辉.内蒙古东部地区电力市场营销模式及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
[26]李晓海.电气化铁道负序和谐波的基本特征及其检测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电气工程,2012,硕士.
[27]姜浩.水墨写生的现场性[D].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2014,硕士.
[28]孟明娜.我国能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硕士),2013,硕士.
[29]白学峰.基于滑转率的拖拉机自动耕深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车辆工程,2012,硕士.
[30]王雪松,潘杰,程玉虎.基于图知识迁移的蚁群算法参数选择[J].控制与决策,2011,12:1855-1860.
[31]余涛.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桥面铺装受力分析与合理结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2012,硕士.
[32]占秀芳.匙孔信道中认知无线电能量检测算法研究[D].扬州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011,硕士.
[33]孙修真.儿童健康权保障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12,硕士.
[34]王佳.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2014,博士.
[35]赵同亮.江苏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2014,硕士.
[36]成怡,金海林,樊冬雪.四轴飞行器视觉组合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11:3705-3707+3711.
[37]刘芳.水滑石纳米材料催化化学发光及其分析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4.
[38]崔伊爽.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构建[D].黑龙江大学,法律,2012,硕士.
[39]魏亚蕊.荧光假单胞菌2P24中RpoZ对抗生素合成基因及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作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2012,硕士.
[40]孙义梅,杨春峰,陈程,贾曙光,田世澄.相干技术的参数选取及其效果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05:640-645+654.
[41]陶永亮.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2014,博士.
[42]苏宏业,王景成,褚健.一类不确定动态时滞系统的无记忆鲁棒镇定控制[J].自动化学报,1998,04:67-71.
[43]王梦娜.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14,硕士.
[44]杨宇.高管激励与过度投资的相关性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2013,硕士.
[45]陈静.MIC分档设备的设计[D].山东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46]宋群雁.大庆地区文冠果高效繁殖体系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3,硕士.
[47]何苗苗.中美港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金融,2014,硕士.
[48]王洋洋.物流节点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14,硕士.
[49]于建华,范闽光,李斌,董丽辉,张飞跃.混合相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5,03:519-526.
[50]罗忠建.弹体侵彻预损伤混凝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2012,硕士.